課題 第三章 天氣與氣候 第三節 降水的變化與分布 (2)
【 課 型 】新授課
【學習目標】
通過閱讀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,歸納世界降水分布規律。
【學習重點】
世界降水分布規律。
【難 閽? /b>】
理解世界降水分布規律的形成因素。
【導學過程】
一、認知目標
預 習 案
二、自學指導
1.閱讀P60中部兩段文字。
各地降水的多少通常用 來表示,在同一等降水量線上,各點的降水量 。
2.閱讀P61閱讀材料《世界的“雨極”和“干極”》回答
世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區(“雨極”)分布在 ,最貧乏的地區(“干極”)分布在 。
三、交流展示
學生展示自學結果,教師檢查。(同桌檢查批閱)
探 究 案
四、互動探究
(一)世界降水分布規律
小組合作探究
1.讀P60圖3.24“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圖”,回答︰
(1)赤道附近年降水量大多在 毫米以上。
(2)兩 厙 杲鄧 吭 u> 毫米以下。
歸納︰赤道附近降水 ,兩極地區降水 ,從赤道向兩極 。
(3)南、北回歸線附近,大陸東岸降水 ,大陸西岸降水 。
(4)在中緯度地區,內陸降水 ,沿海地區降水
(5)山地地區,迎風坡降水 ,背風坡降水 。
2.隨歌謠學地理
赤道熱,降水多;兩極寒,降水難;中緯度,居內部;距海遠,氣候干;
迎風坡,降水多;背風坡,降水少。
(二)世界降水分布規律的影響因素
師生互動探究
(1)完成下列連線題
A背風坡 降水多
B迎風坡 降水少
(2)小結︰地形對降水分布的影響,表現在 降水多, 降水少。
2.根據上面對降水的分析,請把降水的分布規律和影響因素填寫完整。
地 區 |
降水量多少 |
主要影響 因素 |
|
第1個“一多一少” |
赤道地區 |
降水 |
因素 |
兩極地區 |
降水 |
||
第2個“一多一少” |
南北回歸線附近 |
大陸東岸降水 |
|
大陸西岸降水 |
|||
第3個“一多一少” |
中緯度地區 |
沿海降水 |
因素 |
內陸降水 |
|||
第4個“一多一少” |
山地地區 |
迎風坡降水 |
因素 |
評 價 案
五、拓展提高
【課內自測】
1.關于降水分布的敘述,正確的是( )
A.山地迎風坡降水多,背風坡降水少 B.北極地區降水豐富
C.熱帶地區各地降水量均很多 D.沿海地區的降水一定比內陸多
2.“今年的雨水比往年多”這種說法是指( )
A.降水的地區差異 B.降水的年際變化 C.降水的季節變化 D.降水的各月變化
3.山地降水較多的一側是( )
A.南坡 B.北坡 C.迎風坡 D.背風坡
4.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規律是( )
A.南極地區有很厚的冰層,降水多 B.南北回歸線附近降水都很少
C.赤道地區降水多,兩極地區降水少 D.中緯度地區,降水量從沿海向內陸遞增
5.號稱世界“雨極”的是下列哪個地區( )
A.乞拉朋齊 B.火燒寮
C.吐魯番盆地 D.沙漠
6.赤道附近全年多雨,主要的影響因素是( )
A.緯度因素 B.海陸因素 C.地形因素 D.洋流因素
7.地球上降水量最多的地帶是( )
A.溫帶大陸西岸 B.回歸線穿過地區的大陸西岸
C.赤道及其兩側 D.極地地區
8.亞歐大陸的溫帶地區自西向東,降水的變化規律是( )
A.多→少 B.少→多
C.多→少→多 D.少→多→少
9.讀下圖,回答問題。
(1)A、B兩地中,降水較多的是 ,降水較少的是 。
(2)C、D兩地中,降水較多的是 。
閱讀材料
從緯度位置上看,赤道地區氣壓帶是低氣壓帶,氣流是上升的,空氣在上升的過程中不斷降溫,形成多雨帶,反之在兩極地區形成少雨帶。
從海陸位置上看,近海的區域往往水汽充足,在滿足降溫條件的前提下會比內陸降水多。
從地形因素上看,山地迎風坡的氣流在沿著山坡爬升的過程中會不斷降溫,容易形成降水,背風坡的氣流在沿著山坡下沉的過程中會不斷升溫,不容易形成降水。
lang=EN-US style='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體'>
閱讀材料
從緯度位置上看,赤道地區氣壓帶是低氣壓帶,氣流是上升的,空氣在上升的過程中不斷降溫,形成多雨帶,反之在兩極地區形成少雨帶。
從海陸位置上看,近海的區域往往水汽充足,在滿足降溫條件的前提下會比內陸降水多。
從地形因素上看,山地迎風坡的氣流在沿著山坡爬升的過程中會不斷降溫,容易形成降水,背風坡的氣流在沿著山坡下沉的過程中會不斷升溫,不容易形成降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