勤于思考 筆耕不輟
——听張老師講座《例談地理教育研究選題的原則、來源和策略》有感
近期,我又一次仔細聆听了張老師做的《例談地理教育研究選題的原因、來源和策略》的專題講座。張老師以自身的學習及工作經歷和研究 ﹫ 約按悠誑 蟾迦說慕嵌 ,講述地理教育論文選題和撰寫的經驗。听了講座後,為我以後更好地選題和撰文指明了方向。
張老師的講座分為兩大部分,即十篇文章選題的背後故事和地理教育研究選題的理論總結。
第一部分,張老師結合自身對地理教育教學的研究和思考,以發表的十篇文章為例,詳細講述了選題背後的故事。張老師講述的非常務實,十篇已發表文章的背後,反映了張老師一路不斷求索的過程,讓我被這位孜孜不倦的地理人的人格魅力所折服,我的體會概括為以下關鍵詞︰
1.勤于思考
無論是張老師提到的自身興趣是選題的來源之一,或是張老師研究歷年高考題中經常出現新的概念,思考這類題的命題特點和備考策略,以及張老師指出的教育熱點是選題的重要來源,要跟蹤熱點,但不能盲目跟風。這些都體現著一位地理人積極思考的良好習慣。對于我來說,今後要立足課堂、善于思考,在地理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和成長。
2.善于積累
張老師提到,將自己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思考,先發在博客上,後整理投稿。這些日積月累的素材,成為日後地理教育研究的課題來源。對于我來說,一定要堅持書寫博客,積累寶貴的教學素材。
3.主動學習
張老師指出,向高人請教地理教育改革動態、關注教育部發布的文件、學習優秀文獻、聆听專家講座,都可以成為選題的重要來源。尤其是他提到移植是選題的有效策略,翻閱其他學科的期刊,看看別人做什麼研究,學習別人如何選題,文章框架如何搭建,從幾個角度切入問題的,總能找出一些套路。受到張老師的啟發,今後我訂閱刊物除了地理教育三大期刊外,還要訂閱歷史、生物、化學、數學等學科的刊物來閱讀學習。
4.勤奮執著
張老師提到,2008年讀大四的時候,面臨本科畢業忙著找工作,他還抽空坐車1個多小時到圖書館借書閱讀、記筆記,這種對地理的熱情的投入,全神貫注的追尋,鍥而不舍的探索精神,太值得我學習了!
5.追求卓越
張老師自身的求學經歷從本科、碩士到博士;撰寫和發表的21篇獨撰或第一作者的文章,文章發表的平台從普通刊物到北大核心刊物,再到CSSCI擴展版期刊,之後到被人大復印資料《中學歷史、地理教與學》全文轉載,最後到CSSCI來源期刊、基礎教育領域領軍期刊;文章發表的內容,在不斷學習中,吸收營養成分,提出自己主張,追求不斷創新。真是一位把握時代脈搏、與時俱進、積極進取的新時代的優秀地理人!
第二部分,張老師對地理教育研究選題做理論總結。
首先張老師總結了地理教育論文選題的原則︰學科性、價值性、科學性、創新性和可行性,然後張老師總結了地理教育論文選題的來源︰從社會發展要求中選題、從地理教育實踐的觀察與思考中選題、從地理教育理論建設需要中選題、從學科理論和教育文獻的學習中選題、從教育熱點信息中選題(重要教育文件、各級課題指南和人際互動智慧)、從以往學術經驗中選題以及從自身研究興趣和方向中選題,最後張老師總結了地理教育論文選題的策略︰拓展策略、深挖策略、移植策略、反向策略、質疑策略和響應策略。
總之,張老師的講座非常實用,值得我們一線地理教師學習,在學習中,我的視野、格局得到更大的擴充,對地理教育有更清晰客觀的思考,眼光更加敏銳,思想更具智慧。我會在持續的學習中積極行動起來,堅持思考,書寫,成就一個更強大的自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