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學本”,即把課堂教學中的學生作為主體,高度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添,重在培養學生的學習品質,著力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,並以此為根本開展教學活動推進“學本課堂”建設,要以“學生本體,學習本位,學科本色”的新型教學觀為指導,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基于學、展示學、交流學、深化學的“學堂”。
一、學生本位︰構建興趣盎然、民主平等、快樂發現 撓鏤目翁 /span>
小學語文課堂上,應該是以學生為本體的課堂,教師要構建興趣盎然、民主平等、快樂發現的語文課堂。
1.興趣盎然
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樂之者。〞當學生喜歡語文,他們?願意積極參與,從而學好語文。我們可以用詩詞、小說、劇本等多樣的文體豐富學生的課堂;用合作探究、表演展示等學生喜歡的形式組織學生學習;讓學生在言語實中積累運用,並提升能力;讓學生在成功享受中加深自己??語文學科的 不丁 /span>
2.民主平等
學本課堂是師生的協同合作,是自主性的探究活動。如《船長》一課教學中,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提問:“偉 蟺牧榛曛甘裁 /span>?船頭先沉下去……這尊雕像徐徐地入大海,這里-會兒快,一會兒慢,是否前後矛盾?〞學生就能在共同的討論中體會到船長〞忠于職守,履行做人之道〞,體會到人們當時的敬仰、崇敬之情。如果沒有民主平等的學習氛用,學生就沒有機會,也不敢提出向題,更沒解決問題的可能。課堂向著教師預設的航道前進貌似〞風平浪靜〞,卻錯失師生深入探討的精彩。
3,快樂發現
教學的本質是教師引起、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的過程,學生只有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發現,才會保持學習的興奮狀態,快樂地享受學習,我們曾經在 “鼓”的教學中得到比照:第一次,老師習慣性地說:“同學們看,這個‘?’就像鼓,下而部分像鼓架,上面的‘士’代表手。”學生被動地听著。第二次,老師引導:“同學們看,這圖上畫著‘鼓’,一開始‘鼓’字是這樣寫的,你看字中哪一部分最像鼓?”這時,小手林立,小眼楮興奮地對照圖和字,欣喜地發現,積極地交流。
二、學習本位:構建先學後教、以學定教、順學而教的語文課堂
“學本課堂”是以學生的學習為本位 慕萄 獺N 裁囪 /span>?學什麼?怎樣學?學得怎樣?圍繞這些核心問題,我們逐步構建先學後教、以學定教、順學而教的小語課堂
1.先學後教
教學中我們以預習為先,把課堂變成預習的展示和對預習中出現困難的討論課、研究課。如上《白鷺》這篇課文時,老師們就研討:是從零起點教還是?z查預習情況開始?原來老師總是出示預習要求,讓學生按步驟去做。“學本課堂”中,老師讓學生追溯回憶學習過程,了解學生預習狀況:能說說你在預習時做了哪些事?接著,讓學生交流預習時發現的問題,你覺得哪些字 冉夏訊粒 閬 嶁汛蠹易 饈裁 /span>?在讀課文時,覺得哪個段落比較難?請教你的同桌,再說說你有什麼好辦法幫助大家。這樣,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,讓學生在自學對學、群學的過程中學習。先學後教,既完成了對頂習情況的檢查,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,讓他們盡可能地參與課堂,深入學習。
2.以學定教
課堂學習中,當遇到老師的預設和學生現場學習模式不匹配時,就要根據課堂變化及時調整教學的步強,提高教學的實效。如指導學生練習用“盤旋”一詞說話時,老師這樣設計:小朋友還看到過哪些東西在盤旋?學生一時想不起來,如果老師選擇給出答案,那就是灌輸,如果選擇引導:“仰望天空,你看到過哪些東西在盤旋?低頭看花兒,你曾經看到哪些東西在盤旋?”學生就能積極地動用生活積累,說出:“鴿子在空中盤旋。飛在空中盤旋。“蜜蜂在花朵上盤旋。”“蝴蝶在花朵上盤旋,快樂地傳播著花粉。”課堂上,學生越說越興,越說越自信,以學定教,教在學習的困難處、需要處恰當引導。
3.順學而數
“學本課堂“中教師的教始終為學生的學服務,這是老師們順學而教、調整教學行為的不二法則。如,課文 械男醋紙萄 羌 行椿故欠稚 /span>?原來老師考慮到學生書寫速度不一樣,采用集中寫生字,易于統一管理。現在考慮到隨課文分散寫,生字教學的音形義結合更緊密,有利于學生記憶、理解,更符合學生學習漢語言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學習規律
三、學科本色:構建關注文體、年段日標和實戰運用的語文課堂
“學本課堂”以教材為例子,凸顯語文的學科本色:這篇課文在單元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麼?學習本課在知識和技能、過程和方法、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具體目標是什麼?實踐中,我們要關注文本、年段特點和實踐運用,讓學本課堂成為學習方法的指導課,語文能力的實踐課,良好習慣的培養課,優秀文化的浸潤課。
1.關注文體
教師在解讀文本時,要有文體意識。不同的文體有不同的表達特色,我們能從中學到不同的知識,培養不同的能力。如果老師沒有搞清楚文體,那麼就算是熱熱鬧鬧的課堂也不會給學生留下應有的痕跡。
2.年段目標
常規教學,教師往往對教材進行套讀”,即將課堂教學流程進行固化,不自覺地得出這樣的公式:小學語文的閱讀課堂:掌握詞語+梳理課文內容+歸納段落大意+概括中心思想+學習寫作方法+朗讀(高晶、王榮生《語文知識問題分析及建議》)。所以面對一篇文章,教師就抓朗讀、抓寫字、抓讀寫結合,每個年級段都如此,學生的收獲不大。關注年段目標,就要懂得取舍。低年級要突出字詞教學,中年要突出句段訓練,高年級注重篇章學習,逐漸與初中學習餃接。
3.實踐運用
語言實踐應該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,探尋文本的深層含義,並深入發現文本的語言特色,積累語言,掌握語言運用的規律,在實踐中體驗,在實踐中感悟,在實踐中創造,最終實現語言的遷移運用。
當然學生言語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要通過大量的言語實踐活動,才能形成因此,教師要創造更多的機會,讓學生練習,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閱讀,在寫作中學會寫作。
4.活用文本,適度拓展,讓學生學會生活
新課標強調,在加大思維容量的同時,擴大有效信息量的傳遞,課文閱讀與課外閱讀要緊密結合,要指導學生到更廣闊的閱讀天地中獲取信息,豐富知識,陶冶情操,開放式的語文教學更應該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他們的生活出發,教會孩子們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,使學習真正服務于生活,服務于孩子們的成長,為他們今後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,這也是我們教育的真正目標
總之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今後的發展,我們要還學余生,使課堂真正回歸學生本體,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。